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蒋佩蓉

批判性思维:家长如何进行提问式,而不是填鸭式的教育

2017年5月12日



写在前面
这是我最近在香柏领导力微信群在线上讲完的内容。上半部分以总结理念为主。下半部分将会把重点放在应用这些理念。


布鲁姆分类学

布鲁姆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所提出的分类法,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类,以便更有效地达成各个目标。根据布鲁姆的理论,学习可以分为认知、技巧和态度这三个范畴。我们国内的高考录取标准只评估认知范畴,而欧美大学的申请过程会比较复杂,是因为也要全面评估申请者的技巧和态度方面的程度。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有6个层次: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



新布鲁姆分类学

布鲁姆后来又把上面的两层修改为评估与创新。


因为国内升学的评估标准是单一的考试分数,所以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为了准备通过高考这场考试。因此,无论用什么美丽的言语来包装学校的教育理念,归根到底,学校作用还是应试的教育,也离不开填鸭式的教育,因为考试的评估和过滤标准就是教育目标最低两层的认知和理解,因为解答一个题目也只需要这两个最底层的能力。上面的这四层高级思考能力, 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另外,学习的范畴并不只覆盖认知,更重要的是同时也要融合技巧和态度,这样才能有未来所需要的创新的、跨领域的联合。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到了现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就只能成为一架小型计算机了。

中国教育体系的难题就是需要供应一个看起来公平的平台,让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出口和希望,但是一方面这种公平实际上是虚幻的,另一方面,这个平台也强迫了整个国家需要屈服在教育目标分类的最低两层之下。今天我们不谈这两个层次,而要来谈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上面的这四层,因为在学校体系中,很少会有培养上面这四层能力的机会。我们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人育人的过程,所以要是家长本身没有具备这四层的能力,就没有办法把这些能力教导给孩子。今天我很简单地介绍了批判性思维以后,会尽量花时间带领家长们把这些理论学会,形成习惯,应用在生活中,久了以后就会自然地分析、综合,然后评估和创新。今天,我们就先从应用开始。

西方教育的思维都建立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尤其是来自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提问法。目前渗透欧美文化每一个角落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建立在这个提问基础上的分析和讨论方式。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教学方法,是因为要回答一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时,需要一个人花时间去专心和用心地全面思考,最后自己得到答案。我们都知道,很多背过却没有经过大脑反复思考的知识,大部分都在考试以后还给老师了。提问、思考和讨论的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拉进来参与而得出结论的这个过程,大脑需要创建新的神经元连接并且深化原有的神经元连接。当一个人自己最终得出答案的时候,他便能“内化”这份感悟,使这份自己得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洞察”。

不知道大家在学校里有没有学过二进制运算?大约是什么时候学的?当你学的时候,用了多少时间去学会呢?在北美,这个数学概念大约是在初三的时候会学到,在课堂内要花大约一周的时间来学这个概念。不知道国内的孩子们是在什么时候学的?我搜索了百度知道,通常都是在高一或高二。除非一个人参加奥数,可能会在小学时学一下。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自己的这一段历史?



教导二进制运算的例子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叫做 Rick Garlikov 的人做的一个试验,展示了他如何用苏格拉底提问法教了三年级的22个孩子在25分钟内学会了二进制运算。除了三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提问与回答的学生,其它19个孩子都热心参与,并且轻易地学会了这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Rick 是在五月的周五下午一点半进去教这些孩子们的。从注意力上来说,美国学校是6月开始放暑假,所以到了五月的周五下午,孩子们的注意力应该是最低,学习兴趣也是最低的。Rick 能够用苏格拉底提问法教会全班19个参与的同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这就是苏格拉底提问法的魅力,因为它利用了一个人的好奇心来引进一个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来引发他去思考,也通过思考很自然地就学会了回答问题过程中需要自己去学的知识。

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提问法对于教育是多么有用,但是为什么老师们不多多使用这种提问式的方法来教孩子呢?这是因为达成高效的学习需要教师提炼非常好的问题。另外,整个过程中也需要一个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回答来继续扩展更多提问的老师。因此,这种教法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也比较消耗他的能力、脑力和精力。大部分的老师比较喜欢填鸭式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只要求他的口才好、讲课生动,不需要跟学生们有太多互动,也不需要当时给予太多的应变或回应孩子们的提问。


接下来我会一步一步地解释批判性思维过程的不同步骤

从上面这个苏格拉底提问法的例子来看,批判性思维的开始,是培养提问能力的过程。但是你会问,国内的老师们也都会提问啊?提问不就是本能的吗?但是我们会发现,提问的前提就是心态。一个心里有数、已经知道答案的人不会愿意开放自己的大脑来跟另外一个觉得比自己还无知的人来探讨一件事。因此,提问的前提是对提问者的心态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些心态是什么呢?我来分享10个要点。

清晰的思路 需要我们不在疲惫、饥饿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进行重要的思考,因为清晰的思路需要用心和专心提问、思考。

  1. 公正思维 提问者需要客观地用一致的尺度来衡量各种看事情的角度,不会轻易否决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人的提议,这样才不会因为自己的偏见而产生不全面的结论。

  2. 知性谦卑 一个高层次的提问者无论是在知识或能力方面,都愿意承认自己和别人的有限。

  3. 知性勇气 高层次提问者愿意客观并理智地评估关于所有反驳自己的假设和信念的信息。

  4. 信心 高层次提问者善于归纳推理,也善于演绎推论,也能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他也能在逆境或不断改变的看法下持续坚持自己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探讨后的结论也能激励周围人的信任。

  5. 诚实 诚实的人一方面有能力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也不盲目自信,在收集的证据不足以前不太快下结论。诚实的人愿意检验别人的假设,也愿意别人用同样的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6. 洞察 一个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自己的偏见,也需要勇气承认自己的偏见,才能有新的洞察。

  7. 好奇 有好奇心才能有新的发现和洞察。思维懒惰的人只会看表面,却会很轻易地去盲目信从别人,尤其是会利用比较偏激的言语来煽动情绪强烈的那些人。有好奇心的人会积极寻找答案,也有持续不断研究与调查的动力。

  8. 毅力 愿意追求真理的人不愿意走捷径,愿意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毅力的人也会持续扩展提问,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9. 独立 高层次提问者愿意保持思想的开明,随时跟着新依据的出现而调整观点。


当我们调整好了心态,就可以很理智、客观地面临任何会让我们焦虑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商业机构用来吓唬自己的信息。自己冷静、理智了,就能开始提问了。

从小学开始,欧美的孩子们在学会阅读以后就马上也学会了6W提问法,那就是: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和 How。就是何人?何事?何时?何处?为何?如何?在北美,一个在幼儿园学会阅读绘本的孩子就会开始回答故事书里面讲的这6点。因此这种提问式的思维方式很早就潜移默化地在一个孩子的脑海里扎根了。批判性思维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在探讨一件事以前,收集所有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回答这6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通常是 Who?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分辨的就是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一个人的意见或偏见。当想到偏见的时候,我们会往负面的方向去想,但是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见,不然他就不是一个人了。比如,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我说的话肯定会有一些女人的偏见。即使我非常努力地尽力除掉我的偏见,还是永远逃避不了我是一个女人的视野。因此,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我会有我的偏见。当一个人从孩子阶段就能很自然地学会分辨事实与意见,就能比较轻易地就事论事,而不是凭自己的冲动来行动。


接下来的三个问题很容易找到信息,还有最后一个“如何”的问题,虽然相对来讲比较复杂,但是也能比较客观地找到事实的信息和数据。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往往就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也是在思考过程中我们会花比较多时间和精力来回答的一个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下一个很重要步骤就是要去敲定一件事背后的假设,确定这个假设的真实性。确定或推翻假设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寻找例外。等一下我们会应用经常在教育市场上遇到的宣传来体会批判性思维过程中不同的步骤。当一个人在思考一件事上能够自然地去寻找信息、不同的偏见和假设的漏洞的时候,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比较全面了。我的公众号里面也转发过一篇有关12个逻辑谬误的文章,这些逻辑谬误也是一个过滤自己的思路和其它信息的好工具。


我在教育领域有比较多的经验,也常常看见国内的家长因为这些谬误而把自己搞得越来越焦虑,所以我今天用的例子都是一些经常从不同教育机构听到的宣传。我记得有一次讲座结束以后,有一个人到了后台跟我说:“教育是中国最大的一块蛋糕,有很多钱可以赚。只要你用你的名校品牌来随便挂名在我这边,会有很多家长来报名参加的。”我很惊讶会有人说这种话,利用家长的焦虑来赚钱。但是我在中国这么多年,也的确看到了不少利用家长的这种心态来赚钱的教育机构。

我在企业做销售培训的时候,学到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用FUD来说服客户尽快下订单。FUD 就是英语的这三个字母开头的单词: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 中文翻译为:恐惧、疑惑和怀疑。当某些机构或者热心的家长用这些心理因素来说服你不报名不行的时候,你就越需要冷静下来看看是否被 FUD 忽悠了。所以,当大家都在跟风去参加什么课外班或补习班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下来直面我们的恐惧和疑惑。我们要去搜索具体的数据和资料来理性考虑别人丢给我们的 FUD。


目前国内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升学的压力或者学习的竞争,而是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这种焦虑也不能不说是因为自己不懂得批判性思维而被各种教育机构利用,去制造各种的商机。推翻这些吓人信息的最佳工具就是寻找逻辑谬误。上个月我在我的公众号里转发了花生网的一篇有关12个逻辑谬误的文章,在这里我就先用这张图片来总结这12种谬误。



我来总结一下批判性思维的四大步骤

今天的时间有限,我就应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每个年龄段我们会遇到的一些教育机构宣传或所谓的忠告。我会跳过第一步骤的心态直接到第二和第三步。

婴孩期间(0-3岁)

现代父母都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所以大部分的妈妈都会尽力喂孩子母乳,也因此在头一两年比较缺乏睡眠。十多年前,我刚到中国的时候,才离开美国的一场母乳喂养和睡眠理念大战,那就是定时喂养跟按需喂养的大战。按需喂养有时候是建立在亲密育儿法的基础上,是以孩子为主的育儿理念,要求家长们按照孩子的需要喂养他和让他睡觉。定时喂养是以家长为主的育儿理念,要求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规律的喂奶和睡觉习惯。英文把这两种理念称为 Philosophy(哲学),因为它们不是科学。现在这些争论在北美已经三四十年了,所以也都有比较成熟的例子。


为了要应用这个例子,我做了5-6个小时的搜索和阅读,了解这两派最新的观点和支撑的依据。这是第二步。一所澳大利亚的大学在2016年研究了43个婴孩,跟踪了他们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两种婴孩的睡眠方法(一种是训练孩子自己独立入睡,另一种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睡觉)没有明显的差异。我也发现了两个儿科医学研究博士写的几篇文章在彼此支持和反驳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很多支持这些不同喂养哲学的妈妈们会使用比较偏激和情绪化的言语,或者用自己孩子的例子来支持自己选择的喂养哲学。一方会以“孩子被家长虐待很可怜”来成为思考的基础,然后控告对方的孩子长大了会有心理问题。另一方会以“妈妈被孩子折腾很可怜”来成为思考的基础,然后会控告妈妈可能会有产后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双方都会说,要是你喂养错了,孩子缺乏依恋了,孩子会一生受伤,你会遗憾一辈子!

请大家不要忘记这句话,因为你会发现,每一个阶段的宣传和忠告都在说服你:“要是你不按照我的建议做,你会遗憾一辈子的!这句话不就是 FUD,恐惧、疑惑和怀疑吗?


这些理念的宣教士,肯定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家长的内心播下第一颗 FUD的种子,然后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更多愿意来浇灌这颗种子的人,利用你的 FUD 来获益。所以不要让 FUD 让你的批判性思维脱轨了!


我们赶紧进入下一步,就是寻找例外、推翻假设、检验谬误。根据我的搜索,每一种宣称的底下都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要是你不跟我做那些,会一辈子受伤,不能恢复的。我们先来看这个假设的真假。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或认识一个人,他在经历了各种人生伤害后,要么饶恕了伤害自己的人,要么用自己的幸福来克服了过去的伤害。这些伤害与没有给孩子依恋,或者没有给孩子规律的安全感是不能相比的。要是这么严重受伤的人也能疗愈,有谁还敢说爱孩子爱的不完美的家长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一辈子不能疗愈的呢?要是你知道即使不小心伤害了孩子的内心,孩子还有疗愈的可能,是否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去尝试各种方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喂奶和睡眠方法呢?


推翻了这个最有毒的假设,我们是否能给妈妈们自由去根据自己家庭的条件和需要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的喂奶和睡眠哲学呢?也是否能够尊重别人的选择,不感到自己需要去拯救别人呢?这方面的谬误很多,我就简单地选了两种:



诉诸情感谬误

“可怜的孩子,被你冷落在那里,感受遗弃、孤独、无奈。为了自己的方便,你真的忍心那么残酷地虐待你的孩子吗?”这是诉诸情感的谬误,即使你不一定认同,对方也通过操纵情感的言语来强迫你顺从其要求。很多教育机构会继续使用这种谬误来让焦虑的家长购买他们的教材、教育服务等,好像不买就会一辈子受伤、不如别人或被人看不起了。


诉诸权威谬误

“我们教会的师母很快就训练孩子可以自己定时喂奶和独立入睡了,这个方法肯定是最靠谱的。”这是诉诸权威的谬误。很多学校或课外班会用一个名人来销售他们的产品,好像产品会因为这个人而更好,而不是产品本身对客户有用。


每个理念也都有很多例外。有先以定时喂养和睡觉开始,然后放弃而用按需喂养和睡觉来育儿的家长;有先以按需喂养来育儿开始,被折腾得不行而放弃,成功使用了定时喂养和睡觉来育儿的家长;有从头到尾都用一种方法成功的;也有选择部分混合,在不同年龄段用不同方法的。我倒是找到了一篇2016年英国《卫报》的报道,作者发现她采访的坚持依恋养育孩子的五个四岁以下孩子的妈妈们,其中已经有三个妈妈跟她们的配偶分居了。虽然这数据也很小,却有点意思。


最后一步就是推论新的理论或假设。阅读了那么多的经验论后,我自己目前的结论是:

每一个家庭结构,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能复制别人的方法为公式,最要害的就是死板、僵硬地坚持一种方法,而不去考虑自己独特的需要。让我最会感觉遗憾的是,看见一个愿意为了坚持自己是一个合格妈妈而牺牲自己婚姻的妈妈。只要父母同步、一致,大方向对了就对了。

请记得,目前的科学研究没有证明哪一种哲学更好。并且更有趣的是,亲密育儿法的创始人西尔斯博士是一位基督徒,定时喂养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基督徒。因此,我的结论就是:

在这个年龄阶段,这些都是哲学。虽然双方都有些数据和依据在支撑不同的理念,但是我们需要以第一步描述的那些心态来面对这些理念和选择,然后挑选适合我们的部分去用。不适合我们的需要和条件的方法,我们不要太去在意谁对谁错,只要把大方向掌握好了就可以了。


早教期间

到了早教时期,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教育机构用各种科学理念来说服你掏出腰包去报名。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英语要越早学越好

根据研究,6岁以前是学习第二语言最佳时间。所以教育机构都会说:赶紧报名,不要让孩子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不然会终身遗憾!

听到了同样的一句话了吗?下次再听,不要忘记用批判性思维来应对这些在浇灌 FUD 种子的人哦!


让我们进入第二步的收集依据吧!

这个研究是谁说的?是英语教育机构。也有这方面的专家在说,比如我的好朋友黄陈怡文,她在哈佛学的就是这个话题,毕业以后的就业也是这个方面。有兴趣的家长们可以上网搜索黄陈怡文在搜狐教育所讲的整个有关学习英语的系列课程,了解一下学英语这个第二语言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将会扩大我们对学习第二语言过程的全面了解。


这些研究是确定过的事实,但是大家要看这些实验的对象是谁,还有他们测验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测验的假设就是这些孩子们继续使用第二种语言,才有这种测试结果。但是一两年以后,要是这些孩子没有继续使用他们学会的第二语言,是否还会有同样的结果和作用呢?这些测验的结果会如何影响我选择是否让孩子提早学习英语这个问题呢?黄陈怡文在她的讲座里面也提到这些研究,还有它们的意义,我在这里除了确定他们的存在和正确,就不多说了。


再来,我们要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孩子在这个期间学英语,而不是等到以后他需要用了才去学呢?现在学的代价是什么,对比以后学的代价有什么优势呢?现在学了,以后不用,不会忘记吗?如果有标准的口音,却没有使用的需要,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学英语,而不是别的语言呢?要是我高中时代学了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而不是法文、西班牙语、德文和拉丁文,现在至少还会在我每天读圣经时派上用场。为什么在这时期一定要把握机会,不要错过呢?可否诚实地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在那么早的时候,在这段可以在外面玩、享受童年的时候,去学习第二语言?”童年过了不会回来,为什么不趁这个时期把握好童年呢?有那么多需要趁这期间把握的事情,比如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孩子运动的机会、让他们认识老人家,等等。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把学英语排列进去呢?我们是否诚实地面对和检验我们家长自己的观点与偏见呢?这些偏见值得让孩子牺牲童年的一部分,而进入教室学习吗?


今天我从一个常州的朋友那里听到,她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对的事情就是孩子学英语学早了,现在被好几所美国名校录取,建议家长们早一点让孩子学英语。我问她“早一点”是几岁开始的,她说她的孩子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一个英语班开始的。当我说现在很多说法都说3岁,她觉得很不可思议。她说她们家的前提是孩子比较早就选择了要出国留学,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回来问“为什么”这个问题。


第三个步骤就是寻找例外、推翻假设和检验逻辑谬误

我父亲是在43岁才开始学他的第五语言广东话用来做生意的。现在他流利的奥语没有任何口音。我自己有学第二、三、四、五、六和第七语言的亲身体验。我的第三语言,也就是英语,是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开始学的(第一语言是台语或闽南语,第二语言是上了小学一年级才开始学习的国语或普通话,五年级以后就停止了,也忘记了)。我到了11岁才开始学习第三语言,就是英语,却成为了我的母语,而且我讲英语没有任何口音。我先生比我慢了一年,也是一样的情况——他的母语是12岁才开始学的英语。他的英语也没有口音,标准的汉语更没有像我因为我的台语母语而来的台湾口音。我的孩子也是分别在2,8和10岁开始学习他们的第二语言,也就是普通话。到了现在,2岁到12岁在北京学普通话的凯安已经几乎把所有在国内学的汉语全部忘掉了,反而是10岁才开始学习汉语的老大,他中文还讲得不错。所以,每次我听到英语教育机构的宣传——科学研究说6岁以前学习第二语言是最佳时期,我会忍不住看自己和家人的这么大的“例外”。有多少人认识小时学英语的孩子,到了大学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的人呢?还是小时候学了英语,然后出了国以后却忘记了自己的母语的孩子呢?


这么早学英语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上面:

  1. 孩子会继续需要使用英语。

  2. 孩子很快就会需要使用英语。除非孩子有持续使用英语的需要,这么早学习英语是没有用的,不如到了快要开始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去学习,不然孩子会忘记的。

要是你的“为什么“不能复合这两个假设,或者学英语的理由是为了英语以外的原因,比如升学优势,那教育机构的 FUD 就无法用在你的身上了。

我们来检验一些教育机构宣传的谬误:



下面这几句话是以偏概全

最简单直接的目的就是:考高分,进好学校!

考高分的因素那么多,英语只是一部分。要是孩子累了、厌学或放弃,其它课程低分,或者周围的人都一样地提早学英语,考了比孩子高的分数,都不能实现这一句话。一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要是全部都塞得满满的,效率就会降低。


早早让孩子接触英语。等到了小学和初中,孩子的英文水平早已远远超过其他人

如意算盘也打的太早,因为要孩子接触英语得到效果,需要一周有多少时间来接触?那孩子的童年都献给英语班,这是一件值得牺牲童年来做的事吗?只为了远远超过其他人,然后呢?为什么需要超过其他人呢?这种逻辑是跟上面考高分的逻辑一样地以偏概全。

下面这两句话把关联关系当作因果关系

孩子学习英语本身是件轻松的事情,所以这时候学英语是个优势。

这是孩子本人在说,还是成人说的?孩子有选择吗?孩子学习英语轻松,就意味着孩子没有其它轻松的选择。这也是以偏概全。


孩子学习外语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很多活动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包括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运动、营养,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兴趣。


经过这些步骤以后,推翻了孩子要越早学英语越好的假设,检验了这些谬误以后,我也推论新的假设了,那就是:这么早学英语,要么是持续学到需要用了,不然就是很快就要用了。对于要趁敏感期学英语的这个说法,我新的结论就是:除非父母想好了一路要坚持让孩子继续学英语,否则就不开始。


父母也要想好,要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样的终点?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个代价是牺牲了什么来换取的?这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最需要的吗?思考过这些问题,然后觉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这个漫长的第二语言学习是最合适自己孩子兴趣和教育方向时,才最好趁机学习,不然只会白白付出代价,浪费了宝贵的、真正的一去不回头的童年时光。


大家可以看到,要全面考虑一个问题需要经历的过程和思路。今天没有时间再分析其他案例,但因为谬误的举例还不够,我在这里再利用几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来解释还没有覆盖的一些谬误:


“这所国际学校的校长是名人,所以很多人都去排队报名,很火啊!要赶紧让孩子进去,肯定会办得很好的!” 这是诉诸权威和从众的谬误。吃麦当劳不会让一个人成为一个汉堡包,就像去名人的学校读书不会让孩子成为天才。当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很容易盲目跟从大众而跑。


“不上重点幼儿园,就上不了重点小学,就上不了重点中学,就考不进一本大学,就找不到工作,就没有幸福的人生。” 这是滑坡谬误。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需要外在环境来支撑或证实。很多重点学校的学生不幸福,很多名校大学生没有幸福感,很多有工作的人有抑郁症。


“帮你代写的人是美国名校毕业的,肯定会让你的申请书得到优势,就交给他帮你写吧!反正钱也是一样要花的。” 这是论人不论事。代写本身就有问题,一是作弊行为,二是否定孩子本身有能力自己申请美国大学,又否定孩子有能力凭自己的能力被录取。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两种问题带来的人品和心理问题和代价都会比代写带来的短暂优势要大。一旦孩子被录取了,孩子内心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还会是一个大问号。


今天的应用,因为时间的限制,探讨的也不够深透,也有可能在随着更多信息和依据的出现而更改,但是希望从过程中,大家能够走过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以后自己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欢迎转发并关注:


41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